到今年年底四川省灾后重建将完成目标任务的72%。这是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常务副省长魏宏在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时透露出的信息。魏宏说,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艰巨,规划重建投资总需求要达到1.7万亿,而目前到位的政府资金只有3600亿元,剩余缺口需要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的支持。
魏宏说目前灾后重建的工作正有序、有效地推进,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截至2月底,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项目已累计开工10124个,占重建任务的31%。
实现家家有房住是恢复重建的首要目标。魏宏说,力争在今年9月份,全部完成农房重建任务,到年底基本完成城镇住房的重建任务。为达到这一目标,四川省目前已经认真落实了城乡住房的补助政策,积极协调住房贷款,加强技术服务指导工作,强化建材物质保障和质量价格的监管。
在重建资金的使用监督方面,魏宏说:“我可以负责地向媒体通报,我们在抗震救灾初期阶段1052亿的中央和政府资金在使用上体现了安全有效,我们对灾后恢复重建政府性资金的使用也一定能保证它完全的安全和有效。”
他说,目前,已采取了三大措施来监督这笔资金的使用:
第一,强化预算管理。四川省对纳入灾后恢复重建的政府性资金,都纳入了预算管理,按资金的用途、支出的标准、支出的科目和支出的范围编制预算支出。
第二,强化专户管理,四川省要求县一级的财政部门对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制定纳入财政的专门管理,资金的封闭运行进行专户核算。
第三,强化专门的监督管理,四川省对政府性资金构成的六个方面,不同资金使用的具体要求制定了六个方面资金和项目使用的监管办法,有审计部门、监察部门、财政部门和发改委部门按照六个方面的监督和规定方法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管理、使用和处理。
地震级别高强度大是建筑受损主因
对于有记者提出的“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些倒塌的学校和医院当中有“豆腐渣”工程的存在”的问题,魏宏明确表示:地震级别高、强度大,是造成学校受损和其他一些设施受损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原因。
魏宏说,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政府出面,邀请了清华大学建筑工程设计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以及省内的一些权威部门,对震区一些受损受灾的学校和其他重要设施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研究。调查分析、结论性的意见就是这次“5•12”汶川特大地震,地震级别高、强度大,是造成学校受损和其他一些设施受损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原因。地震伤害、地震灾害带来的实际破坏烈度普遍大于当时所有灾区学校设防烈度的1到2度。
魏宏说,由于有些设施的地理位置不一样,地震在不同地区的作用方式不一样,一些学校、医院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受损程度不一样。“我们的科学研究部门和权威部门的结论意见是一致的,地震是造成我们这次灾害,包括学校在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工矿企业等受损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党委和政府尊重科学,按照权威部门作出的结论意见来把握和处理这方面的工作要求。”魏宏说。
对于死亡学生家长反映的,认为建筑质量存在问题的观点,魏宏说:灾区是一个范围很广的地方,灾区群众,包括遇难学生家长,他们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向政府反映,我觉得是客观的,也是正常的。灾区还有一部分失去孩子的家长,心情至今还不能平静,我认为还是可以理解的。
魏宏说,四川省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特别关心遇难学生家长的生产、生活、再就业、再生育、心理服务方面的工作。四川省政府也尽一切可能解决遇难学生家长面临的一些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