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2009年全国两会>>> 本刊记者跑两会
“留乡”农民工:回家种地、就近就业还是自主创业?
· 时间: 2009-03-06 · 本刊记者 曾文卉

 

据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苏荣介绍,2008年8月至2009年1月31日,江西省返乡农民工人数达到330多万人。截至2月28日,258万农民工返城,有72万农民工仍留在江西。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吕滨接受《北京周报》专访时表示,这部分“留乡”农民工可以选择回家务农,也可以接受培训,就近就业或创业。

 

回家种地考验“土地流转”

吕滨指出,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农民工返乡以后看到自己的土地,心里会有安全感,对危机的冲击可以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这也说明“土地承包制度坚持不变”这一政策,不管在经济高速发展期,还是在经济危机期都承受住了考验。吕滨认为,如果没有土地作为缓冲区,大批农民工返乡后很容易形成矛盾激化,产生社会问题。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项政策又将农民束缚在了土地上,因此,应使这项政策的“效应逐步递减”。

所以,土地的流转就显得非常重要。吕滨说,农民工将土地流转后,返乡后需要土地的很少。因为80%的农民还是出去打工,这为实现土地流转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即使农民工返乡需要土地,也能很快获得土地,“因为土地流转相当于代耕,一般是在亲戚朋友之间转换,并且时间很短。大家聚在一起谈一个晚上就能把土地重新调整回来,这中间很少有法律障碍或者纠纷。”目前在江西未出现一例由于农民工返乡没有土地而发生的纠纷。但他表示,现在江西土地实际流转率还非常低,只有5%左右。

 

培训必须针对就业

对于返乡农民工来说,在经济危机时期,抓紧时间充电培训,等待机会是最好的办法。但现在一些地方政府为农民工提供的培训缺乏针对性,无法引起农民工对培训的兴趣。吕滨表示这种情况的确存在,“现在的培训不太对路,培训了也没有就业。”

吕滨告诉记者,政府正在改进培训方法,将培训的指标和经费发给需要招工的企业,让企业有目的的招收员工,培训上岗,“这种方式受到了农民的欢迎,而且提高了培训和就业的吻合度。”

 

新一代农民工的追求

不愿意留在家乡就业,希望到大城市“见世面”,成为城市居民,是现在许多年轻农民工的梦想。吕滨解释,“这是一种市场行为。种地对农业人口的需求很少。第二代、第三代农民工应该更多地转向县城以上的城市、转向企业。如果要留在家里务农,也应该在职业中学、职业大专院校多接受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这样他们才能安心搞好农业并取得一定的效益。”

吕滨也指出,城乡之间人口迁徙障碍很多,这牵涉到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是福利制度的基础,如果农民真要享受城市的户籍制度,且大规模进城,政府财力根本承受不了。因此,户籍制度的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能让一部分具备一定条件且已比较好融入城市的人享受到城市户口,而不能出于一种理想化的考虑和人道的关怀,简单取消城乡户口的差别。

 

自主创业未做好思想准备?

江西省委书记苏荣介绍,一些在外闯荡多年,甚至在外企担任中层管理人员的年轻农民工回来后具有强烈的创业愿望。江西省政府制定了许多有利于农民工创业的具体政策,如免费培训、降低准入门槛,给予小额贷款的支持、数额较大且条件允许的贷款给予贴息支持、尽量少收费或全部免除,对刚刚创立的流动资金不足的农民工企业税收可以缓交一定时间。

不过,来自宁都县小布镇的人大代表廖丽萍指出,目前该镇农民工创业的热情还不是很高,即使创业,也仅仅从事养殖业、种植业。因为创业市场风险太大,投入大额的资金一旦亏损则代价过高,“毕竟在家乡有资金、有能力的农民工还是少数,更多的人回来还是种田。等金融危机过去,经济回暖后,他们还是要选择出去务工。”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