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2009年全国两会>>> 声音>>> 媒体聚焦
两会前瞻:中国能否破解就业难题?
· 时间: 2009-03-02 ·

 

前不久,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向外界坦言自己最担心的两件事,一是农民工返乡,二是大学生就业。

持续蔓延的全球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正在威胁原本就压力重重的中国就业。来自官方的统计称,当前中国失业农民工二千万,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逾六百万,此外还有城镇新增失业者以及非应届待岗大学生。

不少人都还记得,去年一则关于“五千大学生竞聘某洗浴城”的新闻,曾引发中国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激辩:择业观的进步?高等教育的悲哀?抑或是无奈的严酷现实?

同时,人们看到的事实是中国城镇失业率在进一步攀升。而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中国政府正全力主导经济增长模式向内需型转变,但无法保障稳定的就业也就无以促进内需的有效增长。对中国政府而言,保增长、促就业已变得日益迫切。

今年“两会”前夕,中国高层更连发紧迫之声,要求各地千方百计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鼓励其自主创业,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并宣布由现在开始,用三年时间组织一百万待岗大学生进行见习。

就大学生而言,调整心态,放下身段,“博”到一份工作并非“难于上青天”,而对千万失业农民工来讲,其生存状况则更不容乐观。

在失业农民工中,不少已年届中年。他们上有老需赡养,下有小要教养,处于社会负担最重的“夹心”位置,恰恰也是他们,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相对薄弱,是“失业潮”中的脆弱一族。与该群体类似的还包括很多早年从企业下岗的城镇失业者。

同样前途堪忧的还有生于八零后,甚至九零后的“第二代农民工”。当年“放下书包进工厂”的他们,既无田间务农经验,又对乡村生活有极大疏离感,因此失业后宁愿在城里“飘”着也不愿“返乡”。

对于今日中国之就业难题,有分析认为,既要全力破解燃眉近忧,更要早谋长久之计。即政府不仅要与企业一道,努力抵御外部冲击对国内特别是沿海省份带来的负面影响,还须在第二产业就业吸纳能力渐趋饱和的背景下,引导企业向存在广泛需求的第三产业充分挖潜。

如近期中国商务部计划在全国各中心城市建设“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家庭礼仪、操作规程等系列培训,预计可安排就业一百万人,每年带动服务消费三百亿元人民币。

作为企业,既应有慎重裁员之道德担当,亦须在危机面前以更富进取之心,视“危”为“机”,应变转型。

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距离完成城镇化进程目标尚有很长道路要走的大国而言,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可做,其间蕴含的巨大发展需求,不仅为世界投资者所看好,更足以为国内就业提供持续动力与广阔天地。

数日前此间一位知名学者曾表示,他注意到去年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三省投资增速明显高于沿海省份,这种增长梯度之转移必然会为社会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

“两会”在即,代表委员们将为中国就业贡献出哪些良药妙方,人们正拭目以待。(记者 应妮)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