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Español | 日本語
北京周报中文>>> 专题>>> 2008年全国两会>>> 两会热点
代表委员:“艳照门”折射道德底线的失守
吕 翎 · 时间: 2008-03-08 ·  

 

 

“不管是普通公民,还是所有的媒体,都应有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传播艳照肯定违法”……昨日,广东团人大代表们呼吁制订《互联网监管办法》和《网络文化产业促进法》。

“在网络问世之前,难道没有艳照私下流传吗?肯定有,不然警方也不会去扫黄,查禁淫秽图片什么的,但这些具有不良意识的东西不会像‘艳照门’这样传播得那么远,影响也不会那么大。”有教育界委员认为,归根结底,网络起到了“加速器、放大器”的作用。

 

观点之一:禁止传播不属限制舆论自由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传媒大学博导柯惠新指出,“艳照门”事件之所以越闹越大,一发而不可收拾,一方面显示了网络传播的威力,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一个尴尬的现状。“现在的问题是,照片在网上传播后,大家都去谴责明星私生活,而不去谴责传播者,这显示了国民素质有待提高。”

耐人寻味的是,艳照门事件中,几乎每次神秘放相人“奇拿”公开视频之前,都对应着警方在网络中的严打举动,更有一些香港网民到警署抗议此举“侵犯网络自由”。而用广州网友“龅牙肯特”的话说,“警方喊‘不许看’的声音越响,就像是在做广告一样,大家越想去看一看照片是什么内容,有些赌气、反叛的意思。”“光靠堵是不行的。” 柯惠新认为,网络管理不能一味施强压。

“我同意网络需要管理,但究竟怎样去管理,还需要一定的标准和机制。” 柯惠新表示,网络舆论管理的尺度值得探讨,至于公民言论过激,可以宽容。“但是,禁止传播‘艳照门’照片不叫限制网络舆论自由。因为这些照片都是很个人的,传播属于侵犯个人隐私。”

一位来自上海的委员表示,自己的孩子也在上网搜索“艳照门”图片一睹为快,“我是教授,可怎么教育孩子不要看,我也很无力。”

 

观点之二:个人和媒体都应有道德底线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律师协会秘书长陈舒表示,“艳照门”事件已经不单纯是网络事件,不管是普通公民,还是所有的媒体,都应有最基本的道德底线,“艳照门”事件某种程度反映着道德底线的失守。从媒体来说,我国目前只有一些刊播限制的行政管制,还没有新闻信息分级制度,就更应负起社会责任、具有道德底线;从个人来说,不像媒体还有刊播许可证制度,就更加需要严格自律,都应有基本的道德底线。

从“艳照门”事件来看,这些网络上传播的事情本来只是一两个人自愿的带有私密性的事情,本来是不一定触犯法律的,但通过网络无遮拦的宣传后就不道德,产生不良影响。仅从妇女权益保障法来看,这些艳照可能构成性骚扰。尤其网络是面向无数不特定传播对象,越是这样危害越大,未成年人都可能接触到,受到危害。

因此,“我们要加强网络监管,我设想,是否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对网络传播信息进行自动分级,尤其是在网吧里有不少未成年人,而成年人也要自律”。

从政府层面讲,现在政府也越来越看到互联网的影响力,是否可以考虑制定《互联网监管办法》,“以前考虑过上网使用实名制,但这被攻击侵犯人身自由”,因此,在网络监管上存在利益博弈,在监管时要在公众道德底线与公众自由之间取得平衡。

对于传播艳照的违法行为以及可能面临的判刑,“我认为,与许霆案一样,刑法的基础不会因为现代社会的技术进步而改变,只会顺应时代技术进步作出适当调整,作出一些司法解释,定性是不会变的”,“总之,公开传播淫秽照片就是违法,反正我是不能接受的”。

 

应对:“关键在于疏而不是堵”

昨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广东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龙告诉记者,面对当下的网络文化情况,他准备提交议案呼吁制定《网络文化产业促进法》。

徐龙表示,网络文化是以互联网、通信网等网络为载体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这个舆论阵地急需扩充和巩固,“互联网80%以上的网页是英文的,中文的只有12%”,“即便如此之少的中文内容,也常常充斥着世俗文化、泡沫文化,甚至出现了‘泛娱乐’倾向,尤其是色情暴力等不良网络信息泛滥”。

徐龙呼吁尽快立法促进网络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关键在于疏,而不是堵”,徐龙举例说,垃圾短信曾一度充斥手机,但一味地限制效果并不好,反倒是中国移动推出“红段子”之后,取得了不错的反响。(记者 李婧、任珊珊、舒涓、赵琳琳、刘旦、谢绮珊、陈翔、方利平、刘彦广、柳建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威州重建新思路:减震、节能、环保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徐明贵告诉记者说
世界经济论坛新闻资料
关注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金融监管改革或成讨论焦点
中国援海地第二批救灾物资启运
奥巴马国情咨文:“二次刺激方案”成焦点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51期目录
2009年第50期目录
2009年第49期目录
2009年第48期目录
编者札记
文物归宿的本质
达尔文的财富
为了更好的保护
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期待电子商务的春天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