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imer cet article

Commenter cet article

English | Francais | Deutsch | 日本语
北京周报中文>>> 首页>>> 本网聚焦
袁先智:“我在中国的舞台会更大”
本刊记者 冯建华 · 时间: 2009-03-10 · 来源:北京周报 2009年第10期 3月12日出版

 

2008年10月,离开中国已18年的袁先智,选择归国发展,出任世界顶尖会计师事务所德勤北京分公司一个新部门的总监。

在袁先智大约十平米的办公室里,只摆放了一张办公桌, 一个书橱和二台计算机,普通得不能再简单。文件和报告,充斥在每个空间。尤其是办公桌上,文件和报告已堆得老高,袁先智坐在后面,几乎看不见人。他用来工作的小型“笔记本”,也几乎被挤得没有“容身之地”。

当记者问袁先智何时有空接受采访时,他的回答干脆直接:“我什么时候都忙”。直到走进他的办公室,才真正感受到他所言并非“夸张”。

袁先智说话语速很快,但乡音未变。“ 我太累了,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谈及回国后的感受, 袁先智脱出而出,让人听了颇感“惊讶”!

 

“走出这一步真是太难了”

袁先智的老家,位于西南地区直辖市重庆。1989年,袁先智在国内重点大学四川大学相继取得数学本科和硕士学位。1990年,在外人看来不可能的情况下,袁先智想尽一切办法最终拿到了出国护照,前往加拿大戴尔豪斯大学留学,三年后获数学博士学位。1994年-1998年,袁先智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进行数学博士后研究和教学。

此后的十二、三年中,袁先智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跨国投资银行、能源贸易公司和大学任职,不仅学术领域成就颇丰,而且对西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定价领域尤其擅长。

回中国以前,袁先智已在美国生活了8年,通过自己的勤奋和才智,他做到了另一家世界顶尖会计师事务所--美国毕马威公司风险咨询部的总监,是美国毕马威金融风险管理部最重要业务骨干之一,在美国业内已享有较高的地位和知名度。因此,在外人眼里,袁先智可谓是“功成名就”。

“我在许多人眼里看起来很不错,但我过的很艰辛,比常人不知道要多付出多少劳动!”袁先智直言。

尽管拥有较高的职位,袁先智还是发现,自己的职业生涯已遭遇“天花板现象”,要再前进一步,已非常困难。袁先智很不甘心,他感觉还有很多的“抱负”和“理想”要去实现。

“在那边(美国)我已基本上到顶了。”袁先智直言。

袁先智是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后较早的一批大学生,在当时真可谓是“天之骄子”,他们大多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远大抱负。

“说真的,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我就不可能出国,也就没有我的今天。” 袁先智坦言。

作为这个群体中的一个杰出代表,袁先智当年出国,是为了所谓的“抱负”。这次他选择回国,同样是为了心中不灭的“抱负”--那就是希望将自己在国外三个国家通过18年工作积攒的经验教训用于中国金融行业风险管理的发展壮大, 并培养中国自己在实践第一线的专业金融管理人才。

“我在中国的舞台会更大。”袁先智如此表示。

于是,早在2002年的时候,袁先智就萌发了回国发展的念头,可碍于没有合适的职位,这一想法迟迟没有实现。

2008年,机会终于来了。这年,德勤中国公司筹划组建一个金融风险管理和定价部门,而这正是袁先智的强项。于是,在德勤大中华区总裁的力邀下,袁先智接受了这个巨大挑战。

可是,一旦真正选择回国,摆在袁先智面前的,除了要放弃在美国辛苦打拼出来的事业和地位,而且意味着必须离开家庭。这对于家庭观念比较重的中国人而言, 往往是最难以割舍的。

袁先智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三,另一个上小学五年级。这两个孩子虽然基本每两年回中国一次,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美国才是自己的国家。因此,单从孩子的教育问题而言,妻子也是反对丈夫回国的。

“走出这一步真是太难了。”袁先智表示。

 

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

2008年10月6日,袁先智正式来北京上班。

“我虽然只签了三年的合同,可我没有回头路了。”正是有了这样的决心,对未来抱着很大希望的袁先智,非常急于在新的工作中打开局面,这由此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袁先智走马上任后,由于没有任何其它的现成资源可用, 唯一可以选择的首个目标客户是中国国内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后来才知道参与竞争角逐的共有5家机构,全是国外和国内业界的顶尖高手。当时,在很多人甚至包括德勤内部的人看来,袁先智要取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自德勤进入中国以来,一直没有机会拿到这家大型银行的大宗业务。

“我每天早晨7点出门,晚上12点左右赶最后一班地铁回家,除了外出有事,我几乎全部的时间是在办公室度过的。”袁先智说。

袁先智解释说,由于竞争激烈,报告需要常常更新补充。为了赶制一个报告,他经常是工作到大后半夜,而另一天早上,他还必须照常上班,因为客户还等着他讲解分析报告。

虽然偶尔回国讲学,袁先智对中国的商业环境仍说不上很了解。用袁先智的话来说,他好似是“钻进了一张无形的网”,有时真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

“我真的感觉到非常的累, 非常的疲倦, 非常的无助。”内心的巨大压力,让袁先智快支撑不下去了。

幸运的是,这种残酷的日子并没有太长。

2009年2月13日下午,袁先智打开手机后发现,有无数的人打他电话,短信也是一条接一条,内容是重复的, 袁先智这时才知道,国内这家大型银行已答应与他所在的公司共同合作有关在风险管理方面的项目。

可那一刹那,袁先智显得非常的平静,因为他已经做了所有他能够做的事情(并开始准备下一个项目的有关材料).他只是走进主管业务领导的办公室,把这个消息及时告诉了对方。“这是一个新的里程碑!”领导对袁先智连连说。袁先智说,直到晚上一个人回到家,他还是感觉这好像不是真的。

“我只是用自己的品性、自己的经历和对专业的执著去做事。”袁先智解释说,“这是我和我们同事的重要转折点,我会永远会记住这一天。”

 

“金融危机让我的机会更多了”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海外人才回流中国的趋势日趋明显。为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中国政府专门出台了一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从2008年开始,用5到10年时间,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重点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这个计划简称为“千人计划”。

袁先智熟练掌握国际金融运作的经验和知识,这正是当前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所急迫需要的人才。

可袁先智特别强调说,他选择回到中国,与金融危机“没有直接的关系”。一方面,他早有回国的想法,另一方面他回国时,全球金融危机在中国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社会各界也并不是非常关注。

可事实上,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好似是送给袁先智的一个真正的机会。

“金融危机让我的机会更多了。”袁先智直言。在他看来,金融危机的出现,很大的一个原因是金融风险监管出现了问题,再有一个是资产价格被严重高估,因此,要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必须加强金融风险监管和定价管理,而这正是袁先智所擅长的核心业务。

袁先智说,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监管标准基本上是与国际接轨的 (即新资本协议).目前所要做的工作是,如何让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达到这种国际性标准。但是,在袁先智看来,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但又是必须要走的一步。

据他透露,他的团队正和中国另外几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展开业务洽谈,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国内多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升的大潮中去。

但是,袁先智说,他的“抱负”只仅仅是个开始,还有更大的目标等着他去实现。当前,袁先智有意想做的一件事情,是推动国内大型商业银行每天出台一个风险报告,如果当天拿不出来,最迟第二天上午9点半之前必须拿出来。在他看来,一些银行的风险大多是由于长时间积累起来的,进而引发金融“海啸”。袁先智说,他的这个想法一旦能够实现,对于国内银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里程碑”。

“北京这个平台太宽广了!”袁先智表示,他选择回国发展这条路是对的,以后也决不后悔。他要继续走下去。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今日要闻 更 多
2月CPI今日公布 或现6年来首度负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公布日期,中国2月份的CPI与PPI将于今日公布。目前,多数机构预测,2月CPI或将出现六年来首度负增长,这表明通缩压力正在加大
院士戚发轫称神九航天员无出舱计划
朱维群:西藏在全国支持下会走得更加坚实
美韩军演规模空前 朝切断与韩最后军事通信
京港高铁预计提前至2012年完工
解读2000亿元地方债发行、使用和保障
本刊特稿 更 多
2009年第8期目录
2009年第7期目录
2009年第6期目录
2009年第5期目录
编者札记
从爱情走向婚姻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就业市场的冬天
中国农村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地铁建设的警钟
点击更多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话:010-68996265
邮政编码:100037     电子信箱:cn@bjreview.com.cn
发行部:010-68310644 68995807 电子信箱:circulation@bjreview.com.cn